特雷比奧羅(Trebbiano)這個葡萄品種最早的記錄來自公元前一世紀羅馬作家老普林尼(Pliny the Elder)創作的《Vinum Trebulanum》一書。公元14世紀,隨著羅馬教廷從羅馬遷到羅納河穀南部的阿维尼翁(Avignon),普羅卡尼克也從意大利傳入法國,並在法國東南部的各個地區廣泛種植,並被稱為白玉霓(Ugni Blanc)。
其實特雷比奧羅(Trebbiano)並不是一個單一的葡萄品種,他是源自意大利的一類令人困惑的白葡萄酒品種的名字。就像《百年孤獨》裡那17個Aureliano Buendias 一樣。雖然都是特雷比奧羅(Trebbiano),但是在不同的國家地區,他擁有多個不同的名字。在意大利被稱為:Trebbiano toscano、Biancame、Bianchello、Procanico、Trebbiano di Romagna, Trebbiano Giallo, Trebbiano Romagnolo,在葡萄牙被稱為Talia,在保加利亞被稱為Yuni blan,在美國被St.Émilion,在法國被稱為白玉霓(Ugni Blanc)。雖然這個品種起源於意大利,但是據統計,2010年白玉霓在法國種植了約90,000公頃,是意大利總數的兩倍多,大部分葡萄園地區都集中在幹邑地區( Cognac)和法國西南部的周邊地區。
特雷比奧羅(Trebbiano)出產的葡萄酸度高,香氣和風味都比較清淡,。釀造出來的酒,口感是清脆,酸度高,酒體輕盈,帶有淡淡的檸檬和礦物質味。在意大利是最受歡迎的白葡萄之一。由於其中性的風格和極強的包容性,用來與其他具有強烈特性的葡萄進行混釀,並且可以大比例使用,因此無論在紅還是白葡萄酒中都廣受歡迎。
而在法國,大部分的白玉霓都被用來釀造成白蘭地,其高酸度、糖分低、抗病性強、產量高的特性非常適合幹邑和雅文邑白蘭地生產商的需求。高抗病性使得其在夏朗德(Charentais,占幹邑地區白蘭地產量95%)地區陰涼潮濕的氣候裡,葡萄不會因天氣而腐爛;低糖分使得釀造的白蘭地基酒保持低酒精度,從而在蒸餾到預定酒精度時(在雅文邑中為53-60%VOL,在幹邑中為72%VOL),可以進行多次蒸餾,使得最終的原酒更加的純淨;高酸度,作為天然防腐劑,可以減少二氧化硫的使用,從而減少二氧化硫對原酒香氣的影嚮。
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(California),白玉霓被稱作「聖埃美隆(St Emilion)」。2010年,白玉霓在加州的種植面積約80公頃,主要分布在帕索羅布爾斯(Paso Robles)和中央山穀(Central Valley)產區,通常用來釀造價格便宜、口感清脆的混釀酒。
除了以上三個國家,白玉霓在葡萄牙、保加利亞、希臘、俄羅斯、阿根廷、澳大利亞、巴西和南非等國家均有種植。
酒逢知己,一起讨论吧!